據傳,西洋醋誕生于公元前5000年,在巴比諾利亞,人們用椰樹的樹液、果汁以及葡萄干釀酒,再經發酵制成醋。由于椰棗樹液的甜度較低,人們摘下成熟的果實,曬干,制成濃稠裝糖漿,在圣經中稱之為蜜。在蜜中添加葡萄酒發酵液作為菌種,-個月就能制成酒,酒再制成醋。醋在英文中稱之為v inegar,來源于法文vinaigre,意思是酒(vin)發酸(aigre)。
由此可知,醋來源于酒的酸敗。有意思的是這和中國有關醋的傳說不謀而合,中國古代"酉”即“酒","酉” 的"昔"日就變成“醋"了,所以中國就有了“酉”經二十一日成"醋”的說法。所以在遠古時代,當人類發現酒酸敗,變成種優良的酸味料時,人們于是就人為的將酒故意使其酸敗,用此方法來制取酸味調料。中世紀的英國將以酒為原料來制取的醋稱之為v inegar將以啤酒為原料制取的醋稱之為alegar.但英國把所有釀造醋都統稱為: vinear,而合成醋卻不能稱之為vinear,而改叫artificgar或叫imination vinegar.
總之,醋與酒同宗同源,這是早在遠古時代東西方的祖先早就達成的共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