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河流域遠古時期僰人以捕獵打漁為生。1998年赤水市復興鎮馬鞍山出土的漢墓發現原始陶醋罐,說明僰人制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。
赤水周氏宗族的老族譜中記載:“明朝萬歷九年(1581年),周氏一世祖周德公,常食魚,偶遇魚骨卡喉,以醋化之……”
1863年,曾氏曬醋釀制工藝的祖師爺肖炳乾,江蘇人氏,從江蘇鎮江醋坊輾轉到四川保寧學習麩醋釀造技藝后輾轉到合江縣,被“永興城”聘為技師。
1885年,肖炳乾收其外甥曾繼仲為徒,傳授了全套醬醋中藥配方和生產工藝。
1900年,曾繼仲被“永興城”商號聘為技師。
1923年,曾繼仲令其子曾漢清到仁懷廳城(今赤水)開設作坊,曾漢清將制醋藥方不斷增補完善定型后,入股赤水“富生榮”京果糖食醬園,受聘為 “掌缸師”,并收侄子曾樹華為徒。
1956年,公私合營,曾樹華任赤水縣醬醋廠廠長,直至1982年退休。
1976年,曾漢清傳藝兒子曾昭彬,曾昭彬秉承和發揚曾氏家族的古法制曬醋傳統生產工藝,歷任赤水市醬醋廠(1991年撤縣建市)生產車間負責人、廠長等職,并榮獲釀造工程師、貴州省調味品協會評委、第四屆赤水市政協委員、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曬醋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、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技術生產負責人等稱號。1984年,曾昭彬將赤水麩醋更名為赤水曬醋,同年所釀造的“之江牌”赤水曬醋獲1984年貴州省優質產品獎,1988年獲“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優質產品獎”。
現在,曾昭彬傳藝女兒曾焱和侄子曾泉霖。曾焱為公司負責人之一,曾泉霖現為 “掌缸師”,全面負責生產。
120年,曾氏家族是持續制作赤水曬醋年份最長的家族,也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赤水曬醋傳統手工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所在家族。之所以堅持傳統手工釀造曬醋技藝,是受祖訓的約束,更是對家族制醋信念的堅守。